关于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议案

发布日期:2017-08-03

(2017年7月27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通过)

 

市委、市政府:
        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,将其作为统领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全面部署,强力推进。市政协紧贴中心,服务大局,聚焦建设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的美丽乡村,列为年度重点工作,主席会议专门研究,委员接待日广泛征求意见,并组成专题调研组,深入县区调研座谈,市域内外学习考察,在广泛协商论证的基础上,经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,形成了《关于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议案》。
        市政协常委会认为,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以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为目标,持续组织林水会战、打造高效农业生态园区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,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一是林水会战夯实发展基础。自2008年以来,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亿元,新增蓄水能力3.17亿方,林木覆盖率增至32%,开发治理土地104万亩,形成了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水成系”的生态格局,农业农村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,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度提升。二是园区集聚现代农业上台阶。林水会战为农业园区集聚提供了条件,现代农业园区建设、千村率先、七个一批等迅速展开,全市高效生态农业进入发展黄金期。目前,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到133个,2016年实现产值124亿元,带动19万农村劳动力就业,带动农民增收近1亿元。三是综合整治改变农村面貌。从2013年开始,对农村环境实施综合整治,连续三年强力推进“道路硬化、环境净化、村庄美化”工程,累计投入80多亿元,村庄硬化4505个、村庄净化5240个、村庄美化4973个,基本实现了“三化”建设全覆盖,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农村群众得到实惠。四是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。依据山东省《美丽乡村建设规范》,全市上下以“六个一”为标准,推出“十项机制”工作法,大力实施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提升”工程,涌现出邹平县焦桥镇、韩店镇实户村、沾化区下洼镇粉李村等一批建设精美、特色明显、带动能力强的示范(镇)村,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迈入新征程。
        目前,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,但从市域内外调研考察情况看,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。如: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“两山”发展理念认识不深,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理解不透;就“三农”抓“三农”,就美丽乡村抓美丽乡村,对城市如何“带”、工业如何“促”缺乏统筹谋划、系统推进;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建设融合度较差,美丽乡村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衔接不到位;农民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发挥不充分,社会参与少。从对滨州调研的情况看,有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。一是统筹规划相对不足。从全市角度整体布局、整体谋划尚有欠缺,美丽乡村建设与工业化、城镇化融合度较低。哪些村保留,哪些村合并不明确、不具体。二是群众力量发挥不充分。存在“政府干、群众看”现象,宣传攻势不强,引导作用较差,社会关注氛围不浓,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,群众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。三是产业支撑后劲不足。在发展特色产业、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上措施不多,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效果不明显,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。四是特色韵味不够浓郁。黄河文化、渤海风情、鲁北特色等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现,在地域风貌和文化传承上,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,村庄标识中可识别性和可记忆性的文化元素少,印象不深,千村一面。五是长效机制还不完善。在组织领导、上下联动、社会发动以及资金投入、长效监督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需精准施策。
       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协商建议,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坚持“生态为基、发展为要、民生为本”工作方针,牢固树立“组织乡村、建设乡村、经营乡村”工作理念,坚持城镇化、产业化、乡村游、文化传承互相融合,突出整体规划、农民主体、美丽经济、禀赋特色、长效机制工作重点,以生态人居、生态环境、生态经济为目标,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抓统筹,强化整体布局
       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放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统筹规划,整体布局。一是搞好全域规划布局。建议尽快编制出台《滨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》、《滨州市特色风情小镇(村庄)专项建设规划》,统领指导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工作,按照“顶层设计、改革主线、规划先行、试点带动、梯次推进”原则,统筹谋划美丽乡村布点、精品线路、中心镇村,做到城乡规划一张图、建设推进一盘棋。二是注重点线结合设计。根据我市“南山北海中河湖”自然地域风貌,应重点布局建设乡村游,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;将在全市主干路域、主要水域山域以及特色产业区域、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区域的长期保留的村庄,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先行试点,建设样板,分别突破,整体推进。三是打造精品亮点引领。美丽村庄的规划建设,应以那些自然条件好、资源禀赋优的专业村、产业村为重点,建精品出亮点,发挥示范带动效应。应注意规划建设的实用性,充分吸取村民的意见建议,融合当地风土人情,尊重乡风民俗习惯,让规划愿景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。 
        二、抓主体,激发内生动力
        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,应坚持尊重基层、依靠群众,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其积极性、创造性。一是抓宣传教育。利用各种有效手段,加大宣传动员,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,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、环境账、生态账,提高思想认识,发挥聪明才智,自觉做美丽乡村的建设者,生态环境的维护者,村规民约的践行者。二是抓激励引导。实行物质、精神双激励,让那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自愿捐屋助学、修路搭桥的村民,那些做善事有作为的新乡贤有荣誉、有地位、受尊重,让典型带路,凝聚助力乡村建设正能量。三是抓农村改革。发展集体经济,增加村级收入,增强发展后劲。可进一步整合农村资源、资产、资金,吸引农民土地、房屋、技术入股,社会资本入股,成立合作组织,经营村庄,使集体经济发展、广大群众受益。四是抓组织建设。对纳入建设规划的村庄,应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,从致富带头人、专业合作社长、大学生村官、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中,挑选群众信得过的“领头人”。应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结构,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,健全村民自治机制,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并落实到位,使群众普遍满意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抓支撑,发展“美丽经济”
        坚持“美丽经济”助推美丽乡村,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,实施“美丽乡村+N”新模式。一是“美丽乡村+产业”。依托自然地理条件、优势资源禀赋,比如以健康养殖、休闲渔业、观光林业为发展重点,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、标准化建设,发展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。二是“美丽乡村+旅游”。充分挖掘并依托乡村自然景观、优质农业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,在农业游、生态游、观光游、民俗游上做文章、下功夫,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乡镇、旅游强村,培育一批黄河人家、湖上人家、海滨人家、山里人家;对一些资源基础好的乡村,力争高标准、高起点打造乡村游3A、4A、5A景区,让乡村游成为“美丽经济”的支柱产业。三是“美丽乡村+创新”。推广博兴发展淘宝村经验,发挥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作用,迅速膨胀发展环保生态、文化传承、体验休闲等创意农业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四是“美丽乡村+外力”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外智、外脑、外资参与,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、工商资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。
        四、抓传承,彰显禀赋特色
        建设美丽乡村应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,重视文脉传承,让人们记住乡愁,从灵魂深处烙下家乡印记。各级政府应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挖掘和研究,委托相关部门,协调多方力量,对市域自然资源条件、地域历史文化等进行深入慎重的挖掘、整理、打磨和包装,让滨州的美丽乡村近显当地独有风貌,远牵子孙爱乡情怀,细品千年文化积淀。应深入挖掘彰显黄河文化、孙子文化、渤海风情和鲁北特色,对美丽乡村的定位、色彩、文化、乡韵等元素组织广泛论证,专业机构设计,尽快确定美丽乡村特色标识。应保护传承好村庄原有的“幸福符号”,新建标识经相关机构审核,确保合法化,防止“庸俗化”,讲好滨州故事,提升对外影响力。
        五、抓机制,提升保障水平
       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,应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。坚持美丽乡村是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的地位不动摇,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不动摇,坚持尊重基层依靠群众的方式方法不动摇。落实市委抓总、牵头部门主战、县乡村主建工作机制,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。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牵头部门建设,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以乡村文明建设带动村民素质整体提升,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。二是实施多元化投入机制。建立财政资金、社会资本、群众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,统筹建设资金,整合涉农资金,使交通、住建、农业、水利、旅游、文化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使用。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基金,建立项目库,对接有实力的公司、企业,通过项目招标、项目合作,吸引工商资本投入。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。建议结合加强农村社会管理,积极推进平安建设,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,倡导移风易俗,提升农民素质。坚持“建、管、养、护”齐头并进,对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养护、旱厕改造后粪便处理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等明确管理主体,进一步完善监督奖惩长效机制。农村公路养护问题,建议尽快出台有关养护办法,指导各级开展工作。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农村改厕后粪污有效利用、处理问题,建议尽快拿出可操作的意见和方案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联系单位:市政协经济委员会
        联系电话:0543—3165870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政协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7年8月3日